接触性出血怎么回事
接触性出血可能由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妇科检查、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宫颈炎
宫颈炎多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表现为同房后阴道点滴出血,常伴随黄色分泌物增多。确诊需通过妇科检查及分泌物检测,可遵医嘱使用保妇康栓、抗宫炎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2、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增生形成的赘生物,质地脆弱易出血,接触后可能出现鲜红色出血。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口紫红色肿物,建议行息肉摘除术并送病理检查,术后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预防感染。
3、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相关,接触性出血量较少但反复发生。需通过阴道镜活检明确分级,低级别病变可随访观察,高级别病变需行宫颈锥切术。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至宫颈的子宫内膜组织在性接触时受刺激出血,多伴随进行性痛经。超声检查可见宫颈部位异常回声,可选用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药物抑制病灶发展。
5、宫颈癌
宫颈癌早期典型症状即为接触性出血,晚期可能出现大量阴道流血。TCT和HPV联合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放化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
日常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同房时动作轻柔。建议每年进行妇科体检和宫颈癌筛查,出现异常出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饮食上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增强黏膜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