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化脓怎么处理
皮肤化脓可通过清创消毒、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物理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处理。皮肤化脓通常由细菌感染、外伤、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皮肤病等因素引起。
1、清创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溶液冲洗化脓伤口,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液。每日重复进行2-3次,保持创面清洁。避免使用酒精直接刺激伤口。清创后覆盖无菌纱布,防止二次感染。
2、外用抗生素药膏
莫匹罗星软膏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化脓菌。夫西地酸乳膏对链球菌感染效果显著。涂抹前需清洁双手,薄涂于患处后包扎。若出现皮肤灼热感应立即停用。
3、口服抗生素
头孢克洛分散片适用于浅表皮肤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对混合型化脓有效。用药期间禁止饮酒,需完成整个疗程。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4、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可促进创面干燥结痂。红外线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治疗15-20分钟,疗程5-7天。治疗期间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直视光源。
5、手术引流
对于深部脓肿需行切开引流术,排出脓液后放置引流条。痈肿清除术适用于多房性脓肿。术后每日换药,观察引流液性状。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
化脓期间应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抓挠或挤压。每日更换洁净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饮食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促进组织修复。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出汗污染伤口。若出现发热、红肿扩散等情况须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