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的症状是什么呢
肠息肉的症状主要有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黏液便、肠梗阻等。肠息肉是突出于肠黏膜表面的异常组织,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
1、便血
便血是肠息肉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或便后滴血。出血量一般较少,但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便血可能与息肉表面血管破裂或摩擦有关,尤其多见于体积较大的息肉。
2、腹痛
腹痛多表现为隐痛或钝痛,常位于下腹部。息肉体积增大可能牵拉肠壁或引起肠痉挛,导致间歇性腹痛。若息肉引发肠套叠,可能出现剧烈绞痛,需紧急就医处理。
3、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改变包括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里急后重感等。直肠息肉可能刺激肠壁产生便意,而结肠息肉可能影响肠内容物通过,导致排便规律紊乱。这类症状易与肠易激综合征混淆。
4、黏液便
黏液便指粪便中混有透明或白色黏液,常见于绒毛状腺瘤等特定类型息肉。息肉分泌大量黏液可能改变粪便性状,同时伴随排便次数增多。持续黏液便需警惕恶性病变可能。
5、肠梗阻
肠梗阻属于严重并发症,表现为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巨大息肉或息肉群可能完全阻塞肠腔,导致机械性梗阻。这种情况需要立即手术治疗,避免肠坏死等危险后果。
发现肠息肉症状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明确息肉性质与位置。日常需保持高纤维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规律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3-5年做一次肠癌筛查。若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病史,需遵医嘱缩短复查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