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掉了流血怎么办
牙齿掉了流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止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伤口、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牙齿脱落出血通常由外伤、牙周疾病、龋齿破坏等因素引起。
1、压迫止血
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棉球按压出血部位10-15分钟,压力需持续均匀。避免频繁查看伤口,凝血块形成前不要漱口或吐口水。若出血渗透纱布,可叠加新纱布继续按压,不可直接撕除原有纱布。
2、冷敷止血
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面部对应位置,每次冷敷10分钟后间隔5分钟,循环2-3次。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但需避免冻伤皮肤。儿童冷敷时间需缩短至5分钟。
3、保持口腔清洁
24小时后可用生理盐水轻轻含漱,避免使用刺激性漱口水。进食后可用棉签蘸水清洁邻牙,禁用牙刷直接触碰伤口。建议选择流质食物,防止食物残渣刺激创面。
4、避免刺激伤口
48小时内禁止吸烟、饮酒、吮吸伤口或进食过热食物。睡眠时可垫高枕头减少局部充血。避免剧烈运动或弯腰动作,防止血压升高导致再次出血。
5、及时就医
持续出血超过2小时或出血量较大时,需立即就诊口腔外科。医生可能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牙周塞治剂等专业止血材料,严重者需缝合或电凝止血。伴有骨折或牙槽骨暴露时需拍摄X光片评估损伤程度。
牙齿脱落后应将脱位牙保存在生理盐水或牛奶中携带就医,部分情况可进行再植术。恢复期需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猕猴桃、鱼肉等促进愈合,避免用患侧咀嚼。定期口腔检查可预防牙周疾病导致的牙齿松动,建议每年进行1-2次专业洁牙。若为恒牙脱落,应在6-8小时内就医以提高再植成功率,乳牙脱落则需关注恒牙胚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