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心肌梗死怎么得的
陈旧性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引起,主要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等因素有关。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加速冠状动脉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压升高时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增大,易造成斑块不稳定甚至破裂。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需通过限盐饮食、规律服用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控制血压。
2、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增加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沉积风险。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往往更弥漫,可能伴随多汗、口渴等症状。除使用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外,需严格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3、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减少心肌供氧,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吸烟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显著增高,常见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戒烟是核心干预措施,必要时可配合尼古丁贴片辅助治疗。
4、血脂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时会沉积在动脉壁形成斑块,而高密度脂蛋白不足则影响胆固醇逆向转运。患者可能出现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等体征,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依折麦布片等调脂药物。
5、肥胖
内脏脂肪堆积会引发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反应,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肥胖者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膝关节疼痛等问题,建议通过有氧运动、控制每日热量摄入逐步减重。
预防陈旧性心肌梗死复发需综合管理危险因素,每日监测血压血糖,保持低脂低盐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项目。若出现持续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