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脏病什么原因
缺血性心脏病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与长期高脂饮食、吸烟、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脂质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可能出现稳定型心绞痛,活动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治疗需控制血脂,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严重时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2、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痉挛可导致血管暂时性收缩,引发心肌缺血。寒冷刺激、情绪激动、吸烟等可能诱发痉挛。患者可能出现变异型心绞痛,静息时突发胸痛。治疗需避免诱因,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等血管扩张药物。
3、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激活血小板形成血栓,完全阻塞冠状动脉时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剧烈胸痛伴大汗淋漓。需紧急就医,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4、炎症反应
风湿性心脏病、川崎病等炎症性疾病可能损伤冠状动脉内皮,加速动脉硬化进程。患者可能伴有发热、关节肿痛等全身症状。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炎药物。
5、先天性血管畸形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心肌桥等先天性结构异常可能影响心肌供血。青少年时期即可出现运动后胸痛、晕厥等症状。需通过冠状动脉CT或造影确诊,严重时需外科手术矫正。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戒烟限酒,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擅自调整剂量。出现胸痛持续超过20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