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去除
脚气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可通过保持足部干燥、外用抗真菌药物等方式去除。脚气可能与长期穿不透气鞋袜、足部多汗、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瘙痒、脱皮、水疱等症状。
1、真菌感染
皮肤癣菌是脚气的主要致病菌,这类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感染后会在足底角质层繁殖,导致表皮屏障破坏。治疗需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等抗真菌药物,严重时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2、鞋袜不透气
长期穿着橡胶鞋或尼龙袜会阻碍汗液蒸发,使足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建议选择棉质吸汗袜和透气网面鞋,每日更换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杀菌。
3、足部多汗
汗腺分泌旺盛会使足部形成微酸性环境,利于真菌生长。可使用含明矾的足粉保持干燥,避免赤脚行走公共浴室等易感染场所。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感染。需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增强免疫力。
5、接触传染
共用拖鞋、浴盆等物品可能传播真菌。家庭成员应分开使用洗脚盆,定期用漂白剂消毒地板。公共场所建议穿自备拖鞋。
日常需注意每天用温水肥皂洗脚后彻底擦干,特别是趾缝部位。可交替使用酮康唑洗剂和硫磺皂清洁足部,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治疗期间所有鞋袜需用沸水烫洗或紫外线消毒,坚持用药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继续使用1-2周以防复发。保持足部通风透气,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少足部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