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怎样判断的
高血压的判断需通过多次规范测量血压值,主要依据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结果综合评估。诊断标准为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
诊室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的基础方式,要求患者静坐5分钟后使用经过验证的血压计测量,需避免吸烟、饮咖啡或剧烈运动后立即测量。若首次测量值偏高,应间隔1-2周重复测量。动态血压监测能提供24小时血压波动数据,诊断标准为全天平均血压≥130/80毫米汞柱,白天≥135/85毫米汞柱,夜间≥120/70毫米汞柱。家庭自测血压需连续监测7天,每日早晚各测2次取平均值,诊断阈值为≥135/85毫米汞柱。对于疑似白大衣高血压或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尤为重要。部分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或慢性肾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需更严格。
确诊高血压后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建议每日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数据。减少钠盐摄入至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等摄入。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避免熬夜和过量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若血压持续超标或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