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血压低了怎么办
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降低可通过调整药物、补充水分、保持休息、监测血压、及时咨询医生等方式处理。血压降低可能与药物过量、脱水、体位性低血压、心脏问题、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
1、调整药物
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可能与降压药物过量有关。部分患者因自行增加药量或药物代谢异常导致血压骤降,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记录用药情况。常见可能引起低血压的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需由医生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2、补充水分
脱水是导致血压降低的常见生理性原因。高温环境、腹泻或饮水不足可能导致血容量减少,引发血压下降。患者会出现口渴、皮肤干燥等症状。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若伴有严重呕吐需就医静脉补液。
3、保持休息
体位性低血压可能引发血压短暂降低,常见于快速起立时。患者会感到眼前发黑、站立不稳。应立即平卧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长期存在此问题者需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先坐起30秒再站立。可穿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但严重者需排查神经系统疾病。
4、监测血压
持续血压波动需加强监测,记录每日晨起、服药后及睡前血压值。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发现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或伴随意识模糊时,提示可能存在心源性休克等严重情况,需立即联系急救。
5、及时咨询医生
血压异常降低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肾上腺功能减退等病理因素有关。若伴随胸痛、意识障碍或尿量减少,须急诊处理。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能导致低血压,需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医生可能调整降压方案或开具氟氢可的松片等药物。
高血压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空腹运动。饮食注意适量增加钠盐摄入,但合并心衰者需遵医嘱限盐。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改善血管调节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后血压骤降。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服用利尿剂者需监测血钾。家中备好血压计和急救联系方式,出现视物模糊、晕厥前兆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