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感染怎么治疗
霉菌感染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使用抗真菌药物、调整饮食、避免交叉感染、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霉菌感染通常由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潮湿环境、糖尿病控制不佳、接触感染源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霉菌喜欢潮湿环境,日常需保持感染部位干燥清洁。皮肤感染可用温水清洗后擦干,会阴部感染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避免久坐。口腔感染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每日重复进行。清洁后避免抓挠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
2、使用抗真菌药物
皮肤感染可遵医嘱外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或联苯苄唑乳膏,阴道感染可使用克霉唑阴道片,严重者需口服氟康唑胶囊。药物使用需足疗程,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一段时间。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灼热感,需及时告知医生。
3、调整饮食
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适量补充含优质蛋白的鱼类、瘦肉,增加西蓝花、大蒜等天然抗真菌食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血糖波动加重感染。每日饮水保持充足。
4、避免交叉感染
家庭成员间不共用毛巾、拖鞋等个人物品,衣物分开洗涤并用热水消毒。公共场所避免赤脚行走,游泳池后及时冲洗。宠物有皮肤病变时需隔离治疗。性生活使用避孕套防止伴侣间传播。
5、定期复查
用药后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顽固性感染需做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和感染变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需评估免疫功能。复发患者需排查潜在诱因,必要时延长抗真菌治疗周期。
霉菌感染治疗期间需穿透气衣物,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过多。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必要时使用除湿机控制湿度。不要擅自停用药物或更改剂量,完成医嘱疗程可降低复发概率。合并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出现发热、皮损扩散等加重表现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