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疱疹和口腔溃疡的区别
口腔疱疹与口腔溃疡是两种不同的口腔黏膜病变,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特征及治疗方法。口腔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口腔溃疡则多与局部创伤、免疫因素相关,呈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溃烂。
口腔疱疹初期常有灼热感或刺痛,随后出现针尖大小的透明水疱,多集中在口唇、牙龈等部位,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可能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病毒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病程通常持续7-10天,易复发。
口腔溃疡多为单发或散在的圆形创面,表面覆盖黄白色假膜,周围有红晕,疼痛明显但无传染性。常见诱因包括咬伤、辛辣食物刺激、维生素缺乏或精神压力,普通溃疡1-2周可自愈,反复发作需警惕白塞病等系统性疾病。
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两类疾病的基础措施。疱疹发作期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溃疡期间减少酸性或坚硬食物摄入。疱疹病毒感染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等抗病毒药物,顽固性溃疡需排查免疫相关疾病。日常注意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规律作息有助于降低复发概率。若病变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严重症状,建议及时到口腔黏膜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