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子宫癌症发生
防治子宫癌症需通过定期筛查、接种HPV疫苗、改善生活方式、控制慢性病及识别高危因素等综合措施实现。
1、定期筛查
建议30岁以上女性每3-5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可通过超声监测内膜厚度,异常增厚时需进一步诊刮活检。筛查能显著降低晚期癌症发生率。
2、接种HPV疫苗
9-45岁女性接种九价HPV疫苗可预防90%以上宫颈癌。最佳接种时间为首次性行为前,但已感染者仍能预防其他型别感染。疫苗需完成3剂次接种,保护效力可持续10年以上。
3、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BMI在18.5-24之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限制红肉及加工食品。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15克。
4、控制慢性病
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低于140/90mmHg。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能降低子宫内膜癌风险,但须遵医嘱用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定期评估内膜状况。
5、识别高危因素
未生育、绝经晚于55岁、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者属高危人群。林奇综合征患者应从30岁起每年进行内膜活检。放疗史或他莫昔芬用药史需加强监测,异常阴道出血应及时就医。
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选择纯棉透气内裤。保持规律作息与乐观心态,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30克膳食纤维。40岁以上女性可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有家族史者应进行遗传咨询。出现非经期出血、绝经后出血或异常排液等症状时,须在48小时内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