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巧克力颜色是怎么回事
月经呈巧克力颜色可能与经血氧化、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宫腔粘连、黄体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后针对性治疗。
1、经血氧化
经血在宫腔内停留时间较长时,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会被氧化,导致颜色变深呈巧克力色。这种情况通常伴随经量减少,属于生理性改变,无须特殊处理。日常可适当热敷腹部促进血液循环。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会导致经血排出不畅,陈旧血液积聚形成巧克力样经血。患者可能伴随痛经、性交疼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地诺孕素片、孕三烯酮胶囊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严重者需腹腔镜手术。
3、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会引起经血滞留,排出时呈深褐色或巧克力色。常见症状包括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治疗可选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口服散结镇痛胶囊缓解症状。
4、宫腔粘连
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后可能引发粘连,阻碍经血顺利排出。陈旧血液氧化后颜色加深,可能伴随闭经或月经量锐减。需通过宫腔镜进行粘连分离术,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预防复发。
5、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分泌孕酮不足会导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全,部分经血滞留宫腔被氧化。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前点滴出血。可遵医嘱服用黄体酮软胶囊或地屈孕酮片进行补充治疗。
出现巧克力色月经期间,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及生冷饮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可适量饮用红糖姜茶促进经血排出,若颜色持续异常超过3个月经周期或伴随严重痛经,需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及激素六项检查。日常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避免过度节食减肥影响内分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