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受死了,痒痒痒
皮肤瘙痒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抗过敏药物、外用激素药膏等方式缓解。建议避免搔抓,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皮肤干燥
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或频繁洗澡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局部脱屑伴轻微刺痒。建议使用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润肤乳,如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每日涂抹2-3次。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老年人群更需注意长期保湿,可选用凡士林修护晶冻。
2、过敏反应
食物或药物过敏可能引发全身性瘙痒伴风团样皮疹,常见致敏原有海鲜、芒果、青霉素等。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或盐酸西替利嗪片,严重时需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过敏期间记录饮食日记,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家长需注意儿童过敏可能伴随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3、湿疹
慢性湿疹多与遗传或免疫异常有关,表现为红斑、丘疹伴渗出倾向。急性期可用硼酸洗液湿敷,亚急性期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慢性肥厚皮损需使用卤米松乳膏。避免穿化纤衣物,室内保持通风。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
4、荨麻疹
免疫系统释放组胺导致血管性水肿,特征为24小时内消退的可逆性风团。除口服抗组胺药外,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缓解急性症状。慢性患者需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避免冷热刺激及情绪波动,部分患者对阿司匹林敏感需禁用。
5、接触性皮炎
染发剂或金属饰品等直接刺激引发的局部瘙痒,常伴边界清晰的红斑。立即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严重肿胀时短期使用糠酸莫米松凝胶。从事化工行业者需佩戴防护手套,镍过敏人群应避免佩戴合金饰品。
日常应选择纯棉宽松衣物,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脂膜。瘙痒剧烈时可冷敷或轻拍皮肤代替抓挠。长期未缓解或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需排查淋巴瘤等系统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出现顽固性瘙痒要监测血糖水平,肝肾功能异常者也需针对性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