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流鼻涕是怎么回事

感冒流鼻涕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鼻窦炎等原因引起,感冒流鼻涕可通过多喝水、使用药物、热敷鼻部、保持空气湿润、冲洗鼻腔等方式治疗。
病毒感染是感冒流鼻涕最常见的原因,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病毒侵入鼻腔黏膜后会导致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多,从而出现流鼻涕的症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流鼻涕通常为清水样,可能伴有打喷嚏、咽痛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氨咖黄敏胶囊、感冒灵颗粒等药物缓解症状。
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感冒流鼻涕,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时鼻涕可能呈现黄色或绿色黏稠状,可能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细菌感染引起的流鼻涕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罗红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过敏反应会导致鼻腔黏膜发生变态反应,引起流鼻涕症状。常见过敏原有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性流鼻涕多为清水样,可能伴有鼻痒、眼痒、频繁打喷嚏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抗过敏药物。
冷空气、干燥空气、烟雾等环境刺激因素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引起保护性分泌增多而出现流鼻涕症状。这种流鼻涕多为暂时性,脱离刺激环境后症状可自行缓解。日常可通过佩戴口罩、使用加湿器等方式减少环境刺激。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可能由感冒继发引起。鼻窦炎导致的流鼻涕多为脓性,可能伴有头痛、面部压痛、嗅觉减退等症状。治疗鼻窦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鼻渊舒口服液、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鼻窦穿刺引流。
感冒流鼻涕期间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湿度,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饮食上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柑橘、猕猴桃、西蓝花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流鼻涕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脓性鼻涕、发热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平时应加强锻炼,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