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潜血检查是什么
大便潜血检查是一种通过检测粪便中肉眼不可见的微量血液来筛查消化道出血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早期发现胃肠炎症、溃疡、息肉或肿瘤等病变。
大便潜血检查分为化学法和免疫法两种。化学法利用血红蛋白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试剂反应显色,但可能受食物中动物血、红肉或某些药物干扰出现假阳性。免疫法采用抗人血红蛋白抗体检测,特异性更高,不受饮食影响,但对上消化道出血敏感性较低。检查前1-3天需避免进食动物内脏、红肉、生萝卜等食物,停用维生素C、阿司匹林等可能干扰结果的药物。采集样本时应避开月经期,从粪便不同部位多点取材以提高检出率。阳性结果可能提示痔疮、肠息肉、胃溃疡、克罗恩病或结直肠癌等疾病,需结合结肠镜、胃镜等进一步确诊。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大便潜血检查作为结直肠癌筛查,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长期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者应提高检查频率。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观察粪便颜色变化,出现持续阳性结果或伴随消瘦、贫血等症状时须及时消化内科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