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怎么治疗
急性肝衰竭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等方式治疗。急性肝衰竭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或毒物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代谢性疾病、缺血性肝损伤等原因引起。
1、一般治疗
急性肝衰竭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避免加重肝脏负担。饮食上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主,补充足够热量。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出现肝性脑病的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道氨的吸收。
2、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自身免疫性肝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肝性脑病患者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改善氨基酸代谢。需注意所有药物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加重肝脏损伤。
3、人工肝支持治疗
对于病情危重患者可考虑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通过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等方式暂时替代部分功能,清除体内毒素,为肝细胞再生或肝移植争取时间。人工肝治疗可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血氨水平,缓解肝性脑病症状,但无法完全替代肝脏功能。
4、肝移植
对于预后极差的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是最终治疗手段。需评估患者移植指征,寻找合适供体。移植后可恢复肝脏正常功能,但存在排斥反应、感染等风险,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药物,并定期复查肝功能。
5、并发症防治
急性肝衰竭常合并多种并发症需积极处理。肝性脑病需降低血氨,维持电解质平衡。凝血功能障碍可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肝肾综合征需限制液体入量,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急性肝衰竭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加重肝脏负担。恢复期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戒除烟酒等伤肝因素,定期复查肝功能,监测病情变化。出现乏力、黄疸加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