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推拿手法和穴位是什么
治疗踝关节扭伤可采用推拿手法配合穴位刺激,常用手法有揉法、拨法、推法等,主要穴位包括解溪、昆仑、太溪等。
揉法适用于急性期肿胀轻微时,用拇指指腹在踝关节周围做环形揉动,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拨法针对韧带损伤,用拇指垂直按压韧带纤维走向进行横向拨动,有助于松解粘连。推法用于慢性期,沿小腿肌肉向足部方向推按,配合解溪穴按压能缓解僵硬。解溪穴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按压时配合踝关节背伸活动可增强效果。昆仑穴在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太溪穴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两穴交替按压有助于平衡内外侧韧带张力。
操作时需注意急性期肿胀严重或皮肤破损者禁用推拿,慢性期手法应由轻到重循序渐进。推拿后建议配合冰敷或弹力绷带固定,避免立即负重活动。若扭伤后出现明显畸形、无法站立或疼痛持续加重,需排除骨折可能并及时就医。
踝关节扭伤后除推拿治疗外,应遵循RICE原则进行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及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或踮脚尖练习,逐步增强关节稳定性。饮食上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韧带修复。日常避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硬的鞋子,运动前做好踝关节热身活动,降低再次扭伤风险。若推拿3天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皮肤淤青加重,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