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性疾病有哪些
皮肤过敏性疾病主要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特应性皮炎和药物性皮炎等。这些疾病可能由遗传、环境刺激或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丘疹或水疱等症状。
1、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直接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后发生的炎症反应,常见过敏原有金属镍、化妆品成分或清洁剂。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红斑、水肿和密集小水疱,严重时可能出现渗出或糜烂。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慢性反复发作需配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糖皮质激素。日常需避免再次接触致敏物质,必要时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
2、湿疹
湿疹是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调节异常有关。好发于面部、四肢屈侧,表现为多形性皮疹伴剧烈瘙痒,慢性期会出现皮肤增厚和苔藓样变。治疗可选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尿素软膏,严重泛发者需口服氯雷他定片。患者需减少热水烫洗,使用低敏保湿润肤剂修复皮肤屏障。
3、荨麻疹
荨麻疹表现为皮肤黏膜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风团和血管性水肿,病因包括食物过敏、感染或物理刺激。风团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可能伴有胸闷或腹痛等系统症状。急性发作期建议服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慢性患者需联合雷公藤多苷片调节免疫。发病期间需记录可疑诱因,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继发感染。
4、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常合并过敏性鼻炎或哮喘。婴儿期多表现为面部渗出性湿疹,儿童期以肘窝、腘窝苔藓化为特征。基础治疗包括长期使用薇诺娜保湿修护霜,急性期短期应用吡美莫司乳膏控制炎症。家长需注意保持适宜环境湿度,选择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5、药物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等途径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常见致敏药物包括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轻者表现为固定性药疹,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确诊后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合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用药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避免交叉过敏反应发生。
皮肤过敏性疾病患者应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碱性洗剂。饮食上注意记录并规避可疑致敏食物,如海鲜、坚果等。环境控制包括定期除螨、保持室内通风,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系统症状时,须立即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和系统治疗。日常可进行游泳等低刺激运动增强皮肤耐受性,但运动后需及时清洁汗液减少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