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并发症
带状疱疹可能引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眼部并发症、神经系统损害、皮肤感染、内脏器官受累等并发症。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需及时就医干预。
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皮疹消退后持续超过三个月的疼痛。疼痛可能为烧灼样、针刺样或电击样,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发病机制与病毒损伤神经纤维及中枢敏化有关。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普瑞巴林胶囊、加巴喷丁胶囊等抗惊厥药,或局部涂抹利多卡因凝胶。严重者可考虑神经阻滞治疗。
2、眼部并发症
三叉神经眼支受累时可引发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眼部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病毒直接侵犯角膜可导致角膜瘢痕甚至失明。需紧急眼科处理,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病毒制剂,配合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控制炎症。
3、神经系统损害
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引发脑炎、脊髓炎或脑血管炎。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肢体无力等,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增多。需住院治疗,静脉注射阿昔洛韦注射液是主要治疗手段,必要时联合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者需康复训练。
4、皮肤感染
疱疹破溃后继发细菌感染可导致脓疱疮、蜂窝织炎等。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轻症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5、内脏器官受累
播散性带状疱疹可累及肺、肝等内脏器官,多见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肺部受累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肝脏受累可出现黄疸。需静脉抗病毒治疗,同时处理原发免疫缺陷。预防性使用阿昔洛韦片对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带状疱疹患者应保持皮疹部位清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补充B族维生素促进神经修复。急性期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步行锻炼。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50岁以上人群建议接种。出现并发症征兆如持续高热、意识改变、视力异常等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