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蛔虫病症状
儿童蛔虫病症状主要有腹痛、食欲异常、睡眠不安、生长发育迟缓、肛门瘙痒等。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可能通过接触污染土壤或食用未洗净的蔬菜水果传播。
1、腹痛
腹痛多表现为脐周阵发性隐痛,与蛔虫在肠道内活动刺激肠壁有关。疼痛常在进食后加重,可能伴随恶心。若蛔虫钻入胆道会引起剧烈绞痛。家长需观察儿童疼痛频率,避免误判为普通胃肠炎。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咀嚼片等驱虫药。
2、食欲异常
可能出现食欲亢进但体重不增,或突然厌食拒食。蛔虫消耗宿主营养会导致儿童出现异食癖,如啃咬指甲、泥土等。长期感染可能引发营养不良性贫血。家长需提供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羹、瘦肉粥,同时配合枸橼酸哌嗪颗粒驱虫。
3、睡眠不安
夜间磨牙、惊醒哭闹是典型表现,因蛔虫夜间活动增加肠道刺激。部分儿童会出现惊恐梦呓或盗汗。家长应保持卧室安静,睡前温水清洗肛门减少虫体移动刺激。严重时需使用双羟萘酸噻嘧啶宝塔糖驱虫。
4、生长发育迟缓
长期感染会导致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标准,表现为面色萎黄、头发干枯。蛔虫掠夺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影响儿童发育。除驱虫治疗外,家长应补充含铁猪肝泥、维生素AD滴剂,定期监测生长曲线。
5、肛门瘙痒
雌虫夜间在肛周产卵会引起剧烈瘙痒,儿童抓挠可能导致局部皮炎。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蛲虫膏涂抹肛周,并用沸水烫洗内裤。清晨用透明胶带粘贴肛周皮肤送检虫卵,辅助诊断。
预防蛔虫病需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习惯,蔬菜水果彻底清洗,不饮用生水。定期修剪指甲避免虫卵藏匿,玩具餐具用沸水消毒。农村地区儿童建议每半年预防性驱虫一次,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蛔虫性肠梗阻等并发症。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