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转移形成肝腹水

胃癌转移形成肝腹水属于癌症晚期并发症,通常提示病情进展。肝腹水主要由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及肿瘤腹膜播散导致,需通过利尿、腹腔穿刺引流及抗肿瘤治疗综合干预。
胃癌细胞经血液或淋巴转移至肝脏后,可破坏肝窦内皮结构,增加门静脉血流阻力。门静脉压力升高使液体渗入腹腔,同时肿瘤消耗导致血浆白蛋白合成减少,胶体渗透压下降加剧腹水形成。腹膜种植转移会直接刺激腹膜分泌增多,产生血性腹水。患者表现为腹胀进行性加重、移动性浊音阳性,伴随食欲减退和下肢水肿。临床常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抗肿瘤治疗包括注射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片等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如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在每日3克以内,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半卧位休息可减轻膈肌压迫,每日监测腹围和体重变化。出现发热、腹痛或腹水骤增时需警惕自发性腹膜炎,应立即就医。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腹腔热灌注化疗控制积液,同时接受营养支持和疼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