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发黑有血块是什么原因
月经发黑有血块可能与经血氧化、久坐不动、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经血颜色和性状变化通常受生理或病理因素影响,若伴随腹痛、经期延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经血氧化
经血接触空气后氧化变黑属正常现象,尤其月经量少时血液滞留宫腔时间较长,易形成暗红色或黑色血块。这种情况无须特殊处理,日常可适量活动促进经血排出,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久坐不动
缺乏运动会导致盆腔血液循环不畅,经血淤积形成血块。建议经期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减少血块生成。热敷下腹部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子宫内膜炎
细菌感染引发的子宫内膜炎症会导致经血颜色加深,伴有血块和异味,可能伴随下腹坠痛、发热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会阴清洁。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可引起经血淤积,排出黑色血块并伴随严重痛经。确诊后可通过地诺孕素片、布洛芬缓释胶囊、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药物缓解症状,重症需考虑腹腔镜手术清除病灶。
5、凝血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会导致经血凝固异常,形成大量血块。需进行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可能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或使用氨甲环酸片等止血药物,同时排查血液系统疾病。
月经期间建议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上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若血块持续出现且伴随严重腹痛、经期超过10天或经量突然增多,需尽快到妇科就诊,通过B超、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可通过记录月经周期和症状变化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