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伤、视网膜病变、认知功能障碍及动脉硬化等危害,需通过药物控制和生活方式干预降低风险。
1、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急症风险。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小板聚集,可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血压波动过大时易诱发脑出血,需长期服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
2、肾脏损伤
肾小球内高压状态会导致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发展为尿毒症。高血压肾病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后期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常用厄贝沙坦片、呋塞米片等药物保护肾功能。
3、视网膜病变
眼底小动脉痉挛硬化可引起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甚至视网膜出血。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分为四级,严重时需激光治疗。定期眼底检查可早期发现异常。
4、认知功能障碍
脑小血管病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表现,增加老年痴呆风险。长期控制血压有助于延缓认知功能衰退,可配合尼莫地平片等改善脑循环药物。
5、动脉硬化
血管壁持续承受高压会失去弹性,形成主动脉夹层等危重病变。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是早期评估指标,需通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联合有氧运动改善血管功能。
高血压患者应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芹菜、海带等富钾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定期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遵医嘱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出现头晕、浮肿等不适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