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
可摘局部义齿主要由人工牙、基托、固位体和连接体四部分组成。人工牙用于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基托连接义齿各部件并传递咬合力;固位体通过卡环、附着体等装置固定义齿;连接体则整合各部件形成整体结构。
1、人工牙
人工牙是替代缺失天然牙的功能性部件,通常采用树脂或陶瓷材料制作。树脂牙具有韧性好、易调改的特点,适用于咬合间隙较小的病例;陶瓷牙耐磨性强且色泽稳定,多用于前牙美学修复。人工牙需根据邻牙形态和咬合关系进行个性化排列,确保发音、咀嚼功能及面部支撑效果。临床常用预成牙包括复色层压树脂牙和二氧化锆全瓷牙两类。
2、基托
基托作为义齿的承载框架,由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或钴铬合金制成。树脂基托质地轻便且便于衬垫,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老化变形;金属基托强度高且厚度较薄,适合对异物感敏感的患者。基托需精确覆盖牙槽嵴黏膜,通过边缘封闭作用获得吸附力,同时避免压迫骨突区域。特殊设计的网状加强结构可提升基托抗折性能。
3、固位体
固位体通过机械卡抱或磁性吸附实现义齿稳定,常见类型包括铸造卡环、弹性卡环和精密附着体。铸造钴铬合金卡环适用于多数游离端病例,其固位臂需进入基牙倒凹区0.25-0.5毫米;弹性卡环对基牙损伤较小,适合牙周条件较差者;附着体通过阴阳构件嵌合提供更隐蔽的固位方式。设计时需考虑就位道方向和基牙保护。
4、连接体
连接体分为刚性连接体和弹性连接体两类,前者如腭杆、舌杆可分散咬合力并减少基牙负荷,后者适用于牙弓内有明显位移的情况。钴铬合金铸造的大连接体需距离牙龈缘3-4毫米,避免食物嵌塞。数字化设计的拓扑优化结构能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轻重量,双侧游离缺失病例常采用应力中断式连接体以缓冲咬合冲击。
佩戴可摘局部义齿后需每日用软毛刷清洁基托与人工牙,避免使用热水浸泡导致变形。初戴时可能出现发音不清或黏膜压痛,通常1-2周适应期后缓解。建议每餐后取出冲洗,夜间浸泡于冷水或义齿清洁液中。定期复查调整卡环松紧度,当出现基托断裂或基牙松动时须及时修复。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牙槽骨吸收,必要时需重衬或更换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