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后劳累心绞痛怎么回事
心脏支架术后出现劳累性心绞痛可能与支架内再狭窄、冠状动脉痉挛、微循环障碍、支架未覆盖病变区域或术后用药不规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活动后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需通过复查冠脉造影明确病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支架内再狭窄是常见原因,多发生在术后3-12个月,与血管内皮过度增生有关。典型表现为运动时胸骨后疼痛,休息后可缓解。需通过冠脉CT或造影确诊,严重者可能需再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痉挛可导致血管暂时性狭窄,常由寒冷刺激、情绪激动诱发,含服硝酸甘油多能缓解。长期使用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预防发作。
微循环障碍指心肌小血管功能异常,即使大血管通畅仍可能缺血。多见于合并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增强型体外反搏改善血流。支架未完全覆盖病变血管或新发斑块也会引发心绞痛,需评估是否需补充支架置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不达标时,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替格瑞洛片的双抗治疗可降低血栓风险。部分患者因焦虑产生非心源性胸痛,需配合心理疏导。
术后应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避免擅自停药或减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限制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循序渐进进行有氧运动,以不引发心绞痛为度,推荐每周150分钟快走或游泳;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出现胸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注意调节情绪,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突然的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