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上长小疙瘩是啥原因
牙龈上长小疙瘩可能与牙龈炎、根尖周炎、口腔溃疡、黏液腺囊肿、牙龈瘤等因素有关。牙龈上长小疙瘩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或异物感,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牙龈炎
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反应,多由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炎可能导致牙龈红肿、出血,严重时牙龈边缘可能出现小疙瘩样增生。日常需加强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含氟牙膏,定期进行超声波洁牙。若炎症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或甲硝唑口腔粘贴片控制感染。
2、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是牙根尖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常由龋齿未及时治疗发展而来。患牙根尖区牙龈可能出现脓包状小疙瘩,伴随咬合痛或牙齿松动。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配合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若形成脓肿可能需切开引流。
3、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黏膜表浅性缺损,创伤或免疫力下降可能诱发。溃疡边缘可能出现白色伪膜环绕的红色小疙瘩样隆起,伴有灼痛感。可局部涂抹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或复方苯佐卡因凝胶缓解疼痛,补充维生素B2片促进愈合。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4、黏液腺囊肿
黏液腺囊肿是口腔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形成的囊性病变,好发于下唇和牙龈。表现为半透明蓝灰色小疙瘩,质地柔软,可能自行破裂后复发。较小囊肿可观察随访,较大囊肿需手术切除。术后保持口腔卫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
5、牙龈瘤
牙龈瘤是牙龈组织的良性增生,与慢性刺激或激素变化有关。表现为牙龈上粉红色实质性肿物,表面可能呈分叶状。妊娠期牙龈瘤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升高相关。确诊需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同时消除局部刺激因素如矫正不良修复体。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出现牙龈小疙瘩时避免自行挑破或挤压,观察3-5天无改善应及时就诊口腔科。吸烟者建议戒烟以降低口腔黏膜病变风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儿童出现类似症状家长应协助监督刷牙,避免食用过硬食物造成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