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原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可通过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
1、病毒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进入人体,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内繁殖,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卡他症状,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也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常见致病菌包括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表现为咽痛加重、脓性分泌物、持续高热等症状。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罗红霉素胶囊等。用药前建议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3、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容易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使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减弱。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后症状可能较重,病程较长,容易并发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方式增强体质。
4、环境刺激
寒冷、干燥、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可刺激呼吸道黏膜,降低局部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冬季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与低温导致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有关。空气污染物如PM2.5、二氧化硫等可直接损伤呼吸道黏膜,为病原体入侵创造条件。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雾霾天气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
5、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等过敏性疾病可表现为类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过敏反应导致的症状通常不伴有发热,且具有季节性发作特点。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使用氯雷他定片、孟鲁司特钠片、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抗过敏药物控制症状。
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注意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机体抵抗力。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胸痛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患病期间应多休息,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但免疫力低下者或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