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化脓怎么办
中耳炎化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引流、局部清洁护理、镇痛消炎、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化脓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上呼吸道感染、鼓膜穿孔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伴随耳痛、发热症状时,需完成全程用药以避免耐药性。
2、鼓膜穿刺引流
鼓室积脓严重时需行鼓膜穿刺术,通过切开鼓膜排出脓液缓解压力。该操作能快速减轻耳闷胀感,术后需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污水进入引发二次感染。
3、局部清洁护理
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理外耳道分泌物,每日重复进行2-3次。禁止自行掏挖耳道,护理后保持患侧卧位促进引流,睡眠时垫高头部有助于减轻充血。
4、镇痛消炎
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耳痛,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抗炎。儿童患者需家长监测体温变化,出现高热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5、手术干预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时,可能需行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手术可清除病灶并修复受损听骨链,术后需定期换药并避免用力擤鼻等增加鼓室压力的行为。
化脓性中耳炎恢复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等以增强免疫力;注意耳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洗澡时使用防水耳塞防止进水;急性期暂停游泳、潜水等水上活动,症状缓解后也需间隔2-3周再逐步恢复;养成正确擤鼻习惯,单侧交替擤鼻避免鼻腔压力骤增;儿童患者家长应定期观察耳道分泌物性状,发现脓液颜色变深或出现血性分泌物时立即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