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胸痛
冠心病患者出现胸痛主要与心肌缺血有关,常见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狭窄、斑块破裂、血管痉挛等。胸痛通常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或下颌,活动后加重。
1、冠状动脉狭窄
长期高血脂、高血压等因素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逐渐狭窄。当狭窄程度超过70%时,心肌供血明显不足,尤其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会引发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压迫感,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可缓解。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2、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突然破裂,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此时心肌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导致持续性剧烈胸痛,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伴冷汗、恶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冠脉介入治疗。临床常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替格瑞洛片等药物溶解血栓。
3、冠状动脉痉挛
吸烟、寒冷刺激或精神紧张可能诱发冠状动脉异常收缩,造成血管暂时性闭塞。这种变异型心绞痛多发生于静息状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患者需避免诱因,遵医嘱使用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缓解血管痉挛。长期反复发作可能损伤心肌,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4、微血管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但仍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可能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有关。微小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导致血流储备下降,心肌灌注不足。这种情况多见于合并糖尿病、更年期女性,需通过心脏磁共振评估心肌缺血范围,使用尼可地尔片改善微循环。
5、心肌代谢异常
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会增加心肌耗氧量,而低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则减少冠状动脉灌注压,两者均可诱发供需失衡型胸痛。这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补充琥珀酸亚铁片纠正贫血,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亢,同时监测心电图变化。
冠心病患者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活动诱发胸痛。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定期复查血脂、心脏超声等指标。若胸痛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或含药无效,应立即就医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