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形成的原因
肩周炎可能由肩关节退行性变、长期劳损、外伤、内分泌紊乱、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肩关节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肩关节周围肌腱、韧带等组织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弹性下降,容易发生炎症反应。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通常表现为肩部隐痛、活动时加重。可通过热敷、针灸等物理治疗缓解症状,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减轻炎症。
2、长期劳损
长期从事需要上肢重复活动的职业或运动,如搬运工、游泳运动员等,容易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反复微损伤,引发慢性炎症。患者常有肩部酸胀、活动时弹响等症状。建议调整工作姿势,适当休息,可配合使用洛索洛芬钠片、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
3、外伤
肩部直接受到外力撞击或扭伤,可能导致关节囊、肌腱等组织损伤,进而发展为肩周炎。外伤后常见肩部剧烈疼痛、活动障碍。急性期可冷敷,后期热敷,严重者需遵医嘱使用依托考昔片、酮洛芬凝胶等药物,必要时进行关节腔注射治疗。
4、内分泌紊乱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影响软组织修复,更容易发生肩周炎。这类患者往往病程较长,疼痛程度与活动度受限不成比例。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可配合使用美洛昔康片、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
5、免疫因素
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累及肩关节,导致慢性炎症和粘连。患者多伴有晨僵、多关节受累等表现。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免疫调节剂,配合局部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缓解症状。
预防肩周炎需注意避免肩部过度劳累,保持正确姿势,适当进行肩关节活动度练习。寒冷季节注意肩部保暖,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出现持续肩痛时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强力止痛药掩盖病情。治疗期间可配合康复锻炼,循序渐进恢复肩关节功能,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