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有什么症状表现有哪些
肠胃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脱水等症状。肠胃炎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
1、腹痛
肠胃炎患者常出现腹部隐痛或绞痛,疼痛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进食后可能加重。腹痛可能与胃肠黏膜炎症刺激有关,严重时可伴随肠鸣音亢进。轻度腹痛可通过热敷缓解,持续剧烈腹痛需就医排除肠梗阻等并发症。
2、腹泻
肠胃炎典型症状为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3-10次,粪便呈稀水样或糊状,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病毒性肠胃炎腹泻多为黄色水样便,细菌感染可能伴随黏液脓血便。腹泻期间应注意补充电解质溶液预防脱水。
3、恶心呕吐
胃肠黏膜受刺激时可引发保护性呕吐反射,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儿童患者呕吐症状往往比成人更显著。频繁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4、发热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肠胃炎常伴随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婴幼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发热时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物理降温无效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
5、脱水
持续呕吐腹泻会导致体液大量丢失,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婴幼儿可能出现前囟凹陷。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严重脱水需住院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肠胃炎发作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汤、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高热、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粪便检查等明确病因。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进食生冷变质食物有助于预防肠胃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