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发炎流脓怎么办
宝宝耳朵发炎流脓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止痛处理、鼓膜穿刺引流等方式治疗。耳朵发炎流脓通常由细菌感染、外耳道损伤、中耳炎、过敏反应、异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外耳道分泌物,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皮肤。每日清洁2-3次,保持耳道干燥。若脓液较稠可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软化后再清理。注意棉签不可深入耳道,防止将分泌物推入更深部位。
2、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局部控制感染。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接近体温,滴入后轻拉耳廓使药液充分接触患处。每日3-4次,每次2-3滴,用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避免使用含氨基糖苷类成分的滴耳液以防耳毒性。
3、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适用于中耳炎伴全身症状者。需按体重计算剂量,疗程通常7-10天。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阿奇霉素颗粒,但需注意胃肠道刺激。
4、止痛处理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可缓解耳痛,每6-8小时给药一次。用药期间多饮水,避免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同用。哺乳期母亲服用止痛药需咨询医生,部分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5、鼓膜穿刺引流
对于鼓室积脓严重、持续高热者,耳鼻喉科医生可能行鼓膜切开术引流脓液。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通常2-3周后鼓膜可自行愈合,期间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家长需保持宝宝耳部清洁干燥,洗澡时用棉球堵塞外耳道防止进水。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处理。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饮食清淡,减少海鲜等易致敏食物摄入。若宝宝出现抓耳、哭闹不止、发热超过38.5℃或脓液带血丝,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听力。注意观察是否出现颈部僵硬、嗜睡等颅内并发症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