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肛门痛是什么原因
产妇肛门痛可能与分娩损伤、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1、分娩损伤
经阴道分娩时,胎儿头部压迫可能导致会阴及肛门周围肌肉、神经损伤,表现为产后持续性肛门坠胀痛。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若伴随排便困难需排除肛提肌综合征。
2、痔疮
妊娠期腹压增高及分娩用力易诱发痔疮脱出,表现为肛门肿物伴灼痛、便血。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外用药,配合高膳食纤维饮食。
3、肛裂
产后便秘导致肛管皮肤撕裂,典型症状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伴少量鲜血。建议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局部涂抹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疼痛,严重者需手术修补。
4、肛周脓肿
产后免疫力下降可能引发肛腺感染,表现为肛门周围红肿热痛伴发热。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化脓后行脓肿切开引流术。
5、直肠脱垂
盆底肌松弛可能导致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引起坠痛及排便不尽感。轻度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重度需行Altemeier手术等修复。
产妇出现肛门疼痛应保持肛周清洁,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次,每次15分钟。饮食需增加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如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大量出血等症状,须立即至肛肠科就诊。哺乳期用药前需咨询医生,避免影响婴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