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子宫下垂怎么回事
子宫下垂可能由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加、雌激素水平下降、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锻炼、子宫托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松弛是子宫下垂的常见原因,多与年龄增长或多次分娩有关。盆底肌群无法有效承托子宫时,会导致子宫位置下移。患者可能出现下腹坠胀感或排尿异常。建议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每日重复进行收缩训练。
2、分娩损伤
阴道分娩过程中可能造成盆底韧带和肌肉撕裂,尤其是胎儿过大或产程过快的产妇。损伤未及时修复可能引发子宫脱垂,伴随会阴部胀痛或性交不适。产后需尽早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必要时使用盆底康复仪治疗。
3、长期腹压增加
慢性咳嗽、便秘或长期负重劳动会导致腹腔压力持续增高,迫使子宫向阴道方向移位。患者站立过久后可能出现肿物脱出阴道口的现象。需避免提重物,同时治疗原发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
4、雌激素水平下降
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会使盆底组织萎缩变薄,失去弹性。这类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尿失禁或阴道干涩。局部使用雌三醇软膏有助于改善黏膜状态,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先天发育异常
少数患者因先天结缔组织薄弱或子宫韧带发育不全,年轻时即可出现子宫下垂。此类情况常伴有其他器官脱垂,如膀胱膨出。需通过MRI评估盆底结构,严重者需行骶棘韧带固定术。
子宫下垂患者应保持规律排便避免用力,每日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选择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咳嗽时用手按压会阴部减轻冲击。中度以上脱垂需定期妇科检查,必要时佩戴子宫托或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