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了脑瘫应该怎么办
老人脑瘫可通过康复训练、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家庭护理等方式改善。脑瘫通常由脑损伤、脑血管病变、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康复训练
针对运动功能障碍可采用物理治疗,如平衡训练、步态矫正、关节活动度练习。语言治疗师会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和言语清晰度改善。作业治疗帮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针对性训练。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改善脑循环的尼莫地平片、营养神经的甲钴胺片、缓解肌张力的盐酸替扎尼定片。合并癫痫时可选用左乙拉西坦片,抑郁症状可用盐酸舍曲林片。所有药物需在神经内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3、营养支持
吞咽困难者需调整食物质地为糊状或泥状,少量多餐保证每日热量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泥、乳清蛋白粉,增加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摄入。严重营养不良者可考虑鼻饲营养支持。
4、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改善情绪障碍,团体治疗促进社交功能恢复。家属应定期陪伴交流,使用简单指令和积极暗示。抑郁焦虑明显时需心理科会诊评估。
5、家庭护理
居家环境需移除障碍物,浴室加装防滑垫和扶手。使用防褥疮气垫床,每2小时协助翻身。记录每日进食量和二便情况,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准备急救药物和吸痰设备应对突发状况。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时间,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挛缩。饮食注意补充膳食纤维预防便秘,控制钠盐摄入维持血压稳定。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评估病情变化,康复训练需长期坚持。出现发热、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送医。家属需学习基本护理技能,参加照顾者支持小组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