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的区别有哪些
过敏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名称,均指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
过敏性鼻炎是通俗称谓,变应性鼻炎为医学规范术语,两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标准上无本质差异。国际指南统一采用变应性鼻炎定义该病,强调其免疫学机制为外界变应原刺激引发Th2型免疫应答,导致组胺等炎性介质释放。国内部分患者和医疗机构仍习惯使用过敏性鼻炎表述,但病历书写和学术文献中需使用变应性鼻炎这一规范名称。两种命名均指向相同病理过程:吸入花粉、尘螨等变应原后,特异性IgE抗体与肥大细胞结合,引发鼻黏膜血管扩张、腺体分泌亢进及感觉神经敏感化。
日常交流中过敏性鼻炎更易被理解,而变应性鼻炎更准确反映疾病本质。部分患者误认为两者存在病情轻重差异,实际上诊断标准均依据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间歇性与持续性、轻度与中重度。治疗原则完全相同,包括环境控制、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及特异性免疫治疗。无论采用何种名称,均需规范治疗以避免诱发哮喘等并发症。
建议患者就诊时注意医疗机构使用的规范表述,日常防护需减少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定期清洗床品。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进行过敏原检测,在医生指导下制定长期管理方案,避免自行滥用减充血剂导致药物性鼻炎。合并眼部症状者可联合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但需警惕抗过敏药物的嗜睡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