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肠梗阻是怎么引起的
小孩肠梗阻可能由肠套叠、先天性肠道畸形、肠粘连、肠道炎症、蛔虫感染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排便排气停止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肠套叠
肠套叠是婴幼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多发生在3个月至3岁的儿童。一段肠管套入相邻的肠管内,导致肠腔狭窄或完全阻塞。可能与肠道病毒感染、肠道蠕动异常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大便等症状。治疗包括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
2、先天性肠道畸形
先天性肠道畸形如肠闭锁、肠旋转不良等,可导致新生儿或婴幼儿出现肠梗阻。这些畸形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症状,如呕吐胆汁样物、腹胀等。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3、肠粘连
肠粘连多发生于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儿童,腹腔内形成的纤维组织带使肠管粘连扭曲,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患儿可能出现渐进性加重的腹痛、呕吐等症状。轻度粘连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缓解,严重者需手术松解粘连。
4、肠道炎症
肠道炎症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引起肠壁水肿增厚,导致肠腔狭窄。患儿除肠梗阻症状外,还可能伴有腹泻、便血、体重下降等表现。治疗包括抗炎药物如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等,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5、蛔虫感染
蛔虫感染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较为常见,大量蛔虫可扭结成团阻塞肠腔。患儿可能有排虫史、营养不良等表现。治疗包括驱虫药物如阿苯达唑片,若已形成完全性肠梗阻则需手术取出虫体。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饮食和排便情况,避免暴饮暴食,保证饮食卫生。对于有腹部手术史的孩子,要警惕肠粘连的发生。若孩子出现持续腹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平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定期驱虫,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对于确诊为炎症性肠病的孩子,要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