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胳膊脱臼怎么办
小孩胳膊脱臼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制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预防护理等方式处理。小孩胳膊脱臼通常由外力牵拉、关节发育不全、外伤撞击、先天性关节松弛、重复性动作等因素引起。
1、手法复位
急性脱臼需由医生进行专业手法复位,避免自行操作造成二次损伤。复位时医生会握住患肢远端缓慢牵引,同时调整关节位置至听到弹响。复位后需用三角巾悬吊固定1-2周,期间避免剧烈活动。若复位后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查X线排除合并骨折。
2、固定制动
复位后使用绷带或支具固定肘关节于功能位2-3周,防止关节再次脱位。固定期间可进行手指屈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禁止提重物或扭转手臂。家长需每日检查固定松紧度,避免过紧影响血运或过松失去保护作用。拆除固定器后应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适用解热镇痛药。关节肿胀者可外敷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但禁止用于皮肤破损处。反复脱臼者可能需补充维生素D滴剂促进骨骼发育。所有药物使用不超过3天,症状未缓解需就医。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开始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家长可帮助患儿进行肘关节屈伸、旋转等动作,每日3次每次5-10分钟。2周后加入握力球训练增强前臂肌肉力量。康复期间避免拔河、单杠等易牵拉关节的运动,游泳和骑车等低冲击运动更为适宜。
5、预防护理
避免突然牵拉儿童手臂,提拉时应托住肘部而非手腕。选择宽松衣物便于活动,书包重量不超过体重10%。补充牛奶、鸡蛋等富含钙质食物,每日晒太阳2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先天性关节松弛患儿可佩戴护肘参加体育活动,定期复查关节稳定性。
日常需注意观察儿童关节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弹响或拒动肢体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当增加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促进韧带修复。避免让儿童长期保持肘关节过度伸展的睡姿,玩耍时选择软质地面降低跌倒风险。若半年内发生两次以上脱臼,需排查Ehlers-Danlos综合征等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