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牙龈萎缩
牙龈萎缩可通过观察牙龈边缘位置变化、牙齿敏感度增加、牙根暴露、牙齿松动度增加、牙缝变大等方式判断。牙龈萎缩可能与牙周炎、刷牙方式不当、牙齿排列不齐、激素水平变化、遗传因素等有关。
1、牙龈边缘位置变化
健康牙龈应紧密包裹牙颈部,若发现牙龈边缘向牙根方向退缩,牙冠部分暴露增多,可能提示牙龈萎缩。使用牙周探针测量龈沟深度超过3毫米时需警惕。日常可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避免横向用力刷牙。
2、牙齿敏感度增加
牙本质暴露会导致冷热刺激敏感,尤其在饮用冰水或进食甜食时出现短暂尖锐疼痛。这与牙龈退缩导致牙骨质流失有关。脱敏牙膏如舒适达抗敏牙膏可缓解症状,但需配合牙周治疗解决根本问题。
3、牙根暴露
肉眼可见牙根表面呈淡黄色,与牙冠釉质形成明显色差分界,严重者牙根分叉区域暴露。此时易发生根面龋,需使用含氟漱口水预防。对于已形成的楔状缺损,可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充填修复。
4、牙齿松动度增加
牙龈萎缩伴随牙槽骨吸收时,牙齿会出现病理性松动。临床常用牙周探针检查松动度,二度以上松动需进行牙周夹板固定。基础治疗包括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必要时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给药。
5、牙缝变大
牙龈乳头萎缩会导致邻牙间出现黑色三角间隙,食物嵌塞概率增加。正畸治疗可改善牙齿排列,树脂美学修复能关闭小间隙。日常需使用牙间隙刷配合冲牙器维护口腔清洁。
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牙周检查,吸烟者需戒烟以改善牙龈微循环。日常选用含维生素B12的牙膏有助于牙龈修复,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食物可促进胶原合成。若出现自发性牙龈出血或溢脓,应立即就诊排查侵袭性牙周炎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