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牙龈上有白色的斑点
婴儿牙龈上的白色斑点可能是马牙或鹅口疮的表现,多数属于生理性现象,少数可能与真菌感染有关。主要有上皮珠残留、口腔黏膜角化异常、念珠菌感染、喂养器具污染、维生素缺乏等原因。
1、上皮珠残留
新生儿牙龈上出现的珍珠样白点多为上皮珠,是牙板组织退化过程中残留的角化物,直径1-3毫米,常出现在出生后2-3周。这种生理现象无须特殊处理,随着婴儿生长发育会自然脱落,家长切忌用手抠挖以免损伤黏膜。
2、口腔黏膜角化异常
部分婴儿因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代谢活跃,可能出现局部过度角化形成白斑,多呈片状分布且边界模糊。这种情况与遗传体质相关,通常不会引起疼痛或进食障碍,保持口腔清洁即可逐渐消退。
3、念珠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的鹅口疮表现为乳凝块样斑膜,用力擦拭后可见充血创面。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婴儿,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碳酸氢钠溶液涂抹,哺乳前后需清洁乳头及奶瓶。
4、喂养器具污染
奶瓶、安抚奶嘴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入致病菌,表现为散在分布的白色絮状物。建议家长每日煮沸消毒喂养用具,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出现持续白斑时可使用乳酸菌素片调节口腔菌群。
5、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族或锌元素缺乏可能导致口腔黏膜修复异常,白斑多伴随口角炎。母乳喂养的母亲需保证营养均衡,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D滴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制剂。
家长应每日用无菌纱布蘸温水轻柔清洁婴儿口腔,避免用力擦拭牙龈。哺乳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定期更换消毒的安抚奶嘴。若白斑持续扩大、伴随发热或拒食,需及时就诊儿科或口腔科,排除先天性口腔疾病。6月龄后仍未消退的牙龈白斑建议进行血常规及微量元素检测,日常注意补充含钙铁丰富的辅食如强化米粉、肝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