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可自愈吗
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部分患者可自愈,但多数需医疗干预。该病主要由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
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若免疫功能正常且症状较轻,可能通过充分休息、多饮水等支持治疗自行缓解。病程通常持续7-10天,期间需避免冷空气刺激和剧烈运动。过敏因素导致的病例,脱离过敏原后症状可能逐渐消退,但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对于存在基础肺部疾病、免疫力低下或症状严重的患者,自愈概率较低。婴幼儿及老年人因气道狭窄和免疫功能较弱,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等并发症,须及时就医。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病情迁延或反复发作,这与气道炎症未完全消退有关。长期未控制的支气管痉挛可能导致气道重塑,增加发展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概率。合并细菌感染时会出现脓痰、发热等表现,此时必须接受抗生素治疗。既往有哮喘病史者发作时往往需要支气管扩张剂干预。血氧饱和度低于90%或出现口唇紫绀等缺氧表现时,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处理。
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应保持环境空气流通湿润,室温维持在20-24摄氏度,相对湿度50%-60%为宜。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易过敏食物如海鲜、坚果等。适当抬高床头15-30度有助于改善夜间呼吸状况。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建议定期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若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钟或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超过3天,应及时复诊。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史者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