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后期医护
肾小球肾炎后期医护需重点关注症状控制、肾功能保护及并发症预防。主要措施包括定期监测指标、调整饮食结构、规范用药管理、控制血压血糖、预防感染等。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长期随访和治疗方案调整。
1、定期监测指标
肾小球肾炎后期需每月检测尿常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评估肾功能进展。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每3个月复查一次,若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时需增加电解质监测频率,警惕高钾血症。建议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动态记录检验结果变化趋势。
2、调整饮食结构
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体重,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钠盐摄入限制在3-5g/日,水肿患者需低于3g。高钾血症者应避免香蕉、土豆等高钾食物,磷代谢异常者限制奶制品摄入。每日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通常为前日尿量加500ml。
3、规范用药管理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可降低尿蛋白,但需监测血钾和肌酐变化。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使用时需预防骨质疏松和感染。利尿剂如呋塞米片适用于水肿明显者,但要注意电解质紊乱。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所有药物调整均需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4、控制血压血糖
血压目标值维持在130/80mmHg以下,首选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用药。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优先选用格列喹酮片等经肾排泄少的降糖药。建议每日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定期进行眼底和心血管并发症筛查。
5、预防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者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时需及时检查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早期使用肾毒性低的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保持会阴清洁,预防尿路感染,导尿操作需严格无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需定期筛查结核和病毒性肝炎。
肾小球肾炎后期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太极,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冬季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诱发病情加重。心理疏导同样重要,可参加肾病病友互助小组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学习基础护理知识,协助记录每日尿量、血压和用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联系主治医师。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必要时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肾病专用营养补充剂。
相关推荐
03:04
01:53
01:22
01:45
02:00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肾小球肾炎该注意什么
- 2 得肾小球肾炎是怎么得的
- 3 肾小球肾炎该注意哪些
- 4 肾小球肾炎怎么造成的
- 5 肾小球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 6 肾小球肾炎是是怎么造成的
- 7 肾小球肾炎应该注意什么
- 8 肾小球肾炎怎么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