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患者口腔护理重要性
鼻饲患者的口腔护理至关重要,能有效预防口腔感染、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主要措施包括清洁口腔黏膜、保持湿润度、监测口腔pH值、定期检查器械固定情况、观察黏膜损伤迹象。
1、清洁口腔黏膜
使用软毛牙刷或纱布蘸取生理盐水,每日至少两次轻柔擦拭牙齿、舌面及颊黏膜。对于意识障碍患者,可采用棉球擦拭法,重点清除舌苔和食物残渣。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防止黏膜干燥。
2、保持湿润度
每2小时用无菌水湿润棉签涂抹口唇及口腔黏膜,也可使用医用润唇膏。对于张口呼吸患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部。人工唾液喷雾能改善唾液分泌不足,但需注意喷雾角度避免误吸。
3、监测口腔pH值
每周用pH试纸检测口腔环境,理想范围为6.6-7.1。pH值降低时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升高时可用维生素C溶液调节。长期鼻饲可能导致菌群失调,需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护理方案。
4、检查器械固定
每日检查鼻胃管固定位置,避免压迫鼻腔或口腔黏膜。更换胶布时观察皮肤有无压疮,可使用水胶体敷料保护。管道移位可能摩擦导致口腔溃疡,需及时调整固定角度。
5、观察黏膜损伤
检查有无白斑、充血或溃疡,真菌感染表现为乳白色伪膜。发现异常时留取标本送检,轻度损伤可用康复新液含漱,严重者需局部应用制霉菌素甘油。记录损伤位置、大小及渗出物特征。
鼻饲患者应建立个性化口腔护理计划,结合吞咽功能评估调整护理频次。护理前后需洗手消毒,所有接触黏膜的物品须灭菌处理。建议使用口腔护理专用车,分区分层放置清洁与污染物品。定期培训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体位摆放技巧,床头抬高30-45度可减少反流风险。对于长期鼻饲者,可咨询营养师调整膳食黏稠度,必要时添加口腔益生菌维持微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