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手被蚊子咬了肿胀怎么办
宝宝手被蚊子叮咬后肿胀可通过冷敷、外用药物、避免抓挠、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蚊虫叮咬通常由蚊虫唾液中的蛋白质引发局部过敏反应导致,表现为红肿、瘙痒等症状。
1、冷敷
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的纱布敷于肿胀处5-10分钟,重复进行可缓解血管扩张。冷敷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组织胺释放,但需避免冻伤皮肤,每日冷敷不超过3次。
2、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地奈德乳膏等抗炎止痒药物。炉甘石洗剂适用于无破损皮肤,激素类药膏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药物需避开眼周及黏膜部位。
3、避免抓挠
家长需给宝宝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抓破皮肤引发感染。可通过拍打或按压替代抓挠,转移注意力减少搔抓行为。破损处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
4、观察症状变化
监测肿胀是否超过3厘米、持续48小时未消退或出现水疱、发热等情况。异常肿胀可能与蚊虫种类相关,如伊蚊叮咬易引发强烈反应,需警惕虫媒传染病风险。
5、及时就医
若出现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等全身过敏反应,需立即急诊处理。对于反复严重局部反应者,可考虑变态反应科进行过敏原检测,必要时采用脱敏治疗。
日常需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蚊虫滋生,安装纱窗蚊帐等物理防蚊措施,避免黄昏时段外出。2岁以下婴幼儿慎用驱蚊剂,可选用含避蚊胺浓度不超过10%的产品,涂抹于衣物而非皮肤。被叮咬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多饮水促进代谢。如发现宝宝频繁被叮咬或反应剧烈,建议记录叮咬情况并咨询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