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边上有硬疙瘩是怎么回事
肛瘘症状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反复流脓、肿痛、瘙痒及硬结,可能伴随发热或排便不适。肛瘘通常由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主要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渗出、皮肤湿疹样改变等。
1、流脓
肛瘘患者肛门周围常有黄色或血性脓液渗出,分泌物可能带有臭味。初期脓液量较多,随着瘘管形成可能减少但反复发作。脓液刺激会导致会阴皮肤潮湿瘙痒,需及时清洁并就医处理。
2、肿痛
急性发作时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尤其在排便或久坐后加重。慢性期可能表现为隐痛或坠胀感,可能与瘘管感染扩散有关。若疼痛放射至臀部或下肢,提示可能存在复杂瘘管。
3、硬结
肛门周围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按压时有压痛感。硬结是瘘管纤维化形成的标志,可能伴随皮下组织增生。触摸时硬结与肛门常有连通感,这是诊断肛瘘的重要体征。
4、发热
深部瘘管感染可能引起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等。当细菌毒素吸收入血时体温可超过38℃,需警惕脓毒血症风险。这类患者往往需要静脉抗生素治疗。
5、排便异常
高位肛瘘可能影响肛门括约肌功能,导致排便不尽感或大便失禁。部分患者因疼痛恐惧排便引发便秘,形成恶性循环。直肠指检可发现内口位置及瘘管走向。
肛瘘患者应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每日温水坐浴1-2次,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出现发热或剧烈疼痛时须立即就医。手术治疗是根治肛瘘的主要方式,术后需定期换药防止复发。长期未愈的肛瘘可能恶变,建议尽早就诊明确瘘管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