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呼吸衰竭如何治疗
老年人呼吸衰竭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机械通气、病因治疗及康复训练等方式综合干预。呼吸衰竭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神经系统疾病或胸廓畸形等原因引起。
1、氧疗
低流量吸氧适用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急性呼吸衰竭需高浓度氧疗,但需警惕氧中毒风险。家庭氧疗建议每日使用15小时以上,配合血氧仪监测。
2、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可缓解气道痉挛,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片减轻炎症反应。合并感染时需使用盐酸莫西沙星片等抗生素,心力衰竭患者可联用呋塞米片利尿。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3、机械通气
无创通气适用于意识清醒的轻中度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严重病例需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参数设置需根据血气分析调整。撤机前需逐步降低支持力度并进行自主呼吸试验。
4、病因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需加强抗感染和祛痰治疗,肺炎患者应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敏感抗生素。心力衰竭患者需优化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使用,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呼吸肌麻痹需营养神经治疗。
5、康复训练
呼吸肌训练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练习,每日3次每次10分钟。肢体运动训练从床上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步行训练,营养支持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摄入。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
日常护理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50%-60%,避免烟雾粉尘刺激。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预防腹胀影响呼吸。定期复查肺功能及血气分析,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出现意识改变或血氧持续低于90%应立即就医。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