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不好可以按摩哪个穴位
心脏功能不佳时可按摩内关穴、膻中穴、至阳穴等穴位辅助调理。按摩穴位需注意力度与方法,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1、内关穴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此穴有助于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心悸、胸闷等症状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可用拇指指腹顺时针轻柔按压1-3分钟,每日重复进行。但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禁止按压。
2、膻中穴
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该穴为气会之穴,按摩可宽胸理气,改善心前区憋闷感。可采用掌根轻柔推揉或点按方式,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按摩时若出现头晕需立即停止。
3、至阳穴
位于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刺激此穴能振奋心阳,适用于心阳虚所致的心悸气短。可用拇指关节或按摩锤轻叩,每次持续30秒。脊柱严重变形者不宜操作。
4、神门穴
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按摩该穴可养心安神,对失眠伴发的心悸有调节作用。建议用指甲缘轻掐配合揉动,夜间操作效果较好。
5、劳宫穴
位于手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第3掌骨处。刺激此穴可通过手厥阴心包经调节心脏功能。可双手对搓发热后按压,或借助按摩球滚动刺激。皮肤破损时禁用。
心脏不适者除穴位按摩外,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钠盐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午间休息不超过3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心率,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须立即停止按摩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