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伤口疼痛怎么办
手术后伤口疼痛可通过冷敷热敷、调整体位、口服镇痛药、外用止痛药膏、分散注意力等方式缓解。手术后伤口疼痛通常由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神经敏感、伤口感染、肌肉痉挛等原因引起。
1、冷敷热敷
术后24小时内建议使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肿胀。48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毛巾敷于伤口周围,温度不超过40℃,每日3-4次促进血液循环。冷热交替使用可能加重疼痛,需严格遵循时间间隔。
2、调整体位
保持手术部位抬高15-30度,如腹部手术可用枕头垫高腰部,四肢手术需悬吊肢体。避免直接压迫伤口,翻身时需用手托住术区。半卧位能有效减轻胸腹部伤口张力,骨科术后需保持功能位防止肌肉挛缩。
3、口服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片适用于轻度疼痛,胃肠道刺激较小。布洛芬缓释胶囊具有抗炎作用,但禁用于消化道溃疡患者。曲马多缓释片用于中重度疼痛,可能引起嗜睡需避免驾驶。所有口服药物均需间隔4-6小时使用,禁止自行增加剂量。
4、外用止痛药膏
利多卡因凝胶可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阻断神经传导,适用于浅表伤口。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能缓解肌肉关节疼痛,每日涂抹不超过3次。中药膏如跌打万花油含薄荷脑成分,通过清凉感减轻灼痛感,破损皮肤禁用。
5、分散注意力
听舒缓音乐可降低大脑对疼痛信号的敏感度,建议选择60-80拍/分钟曲目。深呼吸训练采用腹式呼吸法,每分钟6-8次能放松肌肉。亲友陪伴聊天可提升内啡肽分泌,每次交流30分钟以上效果较好。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时观察有无红肿渗液。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促进组织修复,每日饮水1500-2000ml。早期可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2周后根据医嘱逐步恢复日常活动。出现持续剧烈疼痛伴发热时应立即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