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得了肩周炎
肩周炎可通过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夜间痛加重等症状判断。肩周炎通常由肩关节劳损、外伤、糖尿病、颈椎病、长期制动等原因引起。
1、肩部疼痛
肩周炎早期表现为肩关节周围持续性钝痛,疼痛可放射至颈部或上臂,在抬臂、梳头、穿衣等动作时加重。疼痛程度与炎症进展相关,初期多为间歇性,随着粘连加重可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寒冷刺激或过度活动可能诱发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存在明确的压痛点,常见于喙突、肩峰下或结节间沟处。
2、活动受限
肩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可能受限,以外展、外旋、后伸动作最为明显。患者常出现"扛肩"现象,即试图抬臂时伴随耸肩代偿。病情进展可导致盂肱关节囊挛缩,出现特征性的"冻结肩"表现。日常活动如系内衣、摸背等动作完成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持筷进食。
3、夜间痛加重
多数患者出现夜间静息痛,尤其侧卧压迫患侧时疼痛显著,可能影响睡眠质量。这种特征性表现与炎症介质昼夜分泌节律、卧位时关节囊压力增加有关。部分患者需用枕头支撑患肢或保持半坐卧位才能入睡。夜间痛程度可作为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
4、肌肉萎缩
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导致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肌肉废用性萎缩,表现为患侧肩部轮廓变平。肌肉萎缩程度与病程长短相关,早期通过肌力训练可逆转,晚期可能出现永久性肌力下降。查体可见患侧肩胛带肌肉较健侧薄弱,但通常不伴有神经损伤表现。
5、影像学改变
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骨性病变,典型肩周炎可能显示骨质疏松。超声或MRI可见肩关节囊增厚、盂肱韧带纤维化、滑膜增生等改变。关节造影可显示关节容积缩小,但对诊断非必需。这些影像学表现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不可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建议保持肩关节适度活动,避免长期固定姿势。疼痛急性期可尝试热敷缓解症状,每日进行钟摆运动、爬墙训练等康复锻炼。注意控制血糖等基础疾病,避免提重物或突然发力。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影响日常生活,需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医生可能建议采用关节腔注射、液压扩张或关节镜松解等治疗措施。